怎样搞好数学学习

梁开华《晋元》校刊1999.4

 

    上学期,有学生问我,怎样才能学好数学。当然,这问题很大。但也可以抓住很关健的几个要点,概略地说起来,就是“四个字,三句话”。

这四个字是:“勤、准、熟、细”。

“勤”是指非智力因素,是指勤奋刻苦,有意志力。大发明家爱迪生把创造归结为99%的汗水,灵感仅1%;古今中外,没有一个出色的成功者不是经过努力奋斗而取得成绩的。勤,就是眼勤,手勤,嘴勤,脑勤;就是多总结,多练,及时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;勤,就是要有意志力,胜不骄,败不馁,持之以恒,循序渐进;勤,还得讲科学,合理地安排时间精力,不是蛮干。青少年可塑性很大,功到自然成,只要用功,学习是不至于太差的。

“准”,是指接受概念,学习知识点,要讲究准确,要有强烈的标准意识,规范意识,重视问题的要求,重视解题质量。这是学习过程中至为重要的环节,数学尤其如此。综观解题出错十之八九是由于概念理解不准确,由于认知的偏差造成的。听课思想不集中又往往造成概念理解不准确,是认知偏差的直接根源。有些基础不错,思维能力蛮好的学生,数学学习不能拔尖,就是忽略了“准确”这一条。对爱耍小聪明的人,“准确”是一帖很好的清醒剂。

“熟”,就是掌握知识要到位,要清晰,要扎实。公式该记的记,关键、要领、重要结论,特别是方法与思路,该巩固的要巩固,该强化的要强化。以为懂了,以为会了,以为对了,是相当靠不住的。不少的同学不肯化气力去记忆和巩固重要的东西,甚至公式模糊,概念不清,知识点混淆,要想使数学成绩理想化,也就很难。现在由于学习科目多,该做的习题量较大,不少学生形成一种“对照式”学习的习惯:翻概念,查公式,找答案,有些甚至抄作业,这是很有害的。求知就像吃东西,不经过自己的劳动与消化,转化不成素质与能力的营养素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次搞不清回家的路,不得不拨电话叫他的司机,这个确确实实找不到自己家门的例子说明了,光是晓得是怎么回事是不行的,数学学习尤其这样。基础的重要的东西一定要熟。数学的学习对扎实品质的形成,是有直接的作用的。

“细”,意思明确得很,就是要细致,解题前要认真审题,尤其是复杂的过程,要都用到条件,要步步为营,解后要思考完备性。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,课课有作业,题题讲过程,过程又形成为许多的步骤,因此,时时有锤锻细致的机会。由此必需提醒有粗枝大叶毛病的学生,改掉冒失解题的习惯。

三句话就是,“接受信息的效果要好”,“加工信息的效果要好”,“巩固信息的效果要好”。其实还是兜来兜去在那四个字上。因此这里就不展开了。

不少学生理直气壮地说:“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”,“要看解决问题的能力”。殊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,打好了基础,才有助于提高。重视打基础的每一个环节,必须踏踏实实,认认真真。四个字,三句话,就是搞好学习特别是数学学习的真经。一旦这些做到家了,也就从必然走向思维世界的自由,解题时容易开阔思路,方法也因此多起来,好起来,甚至很有创见。把“准确”理解为对创造力的束缚,是极其错误的。

如上所述也许对各科都可以通用,但事实上,更针对于数学。提到数学,其重要人所共知,由文科不考到文科必考,由隶属于理科到与文理并列,并且把它同哲学相提并论,成了一门能指导人们思维方法与工作方法的科学。因此,学生重视数学学习是很必然的,也应当是很自然的,不能出于无奈,也无需畏惧。从中学阶段起,养成一种数学的认知角度与思维角度,学会用数学的原理、特点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,我认为应是人生成长过程所必需具备的本领和对自己的锤炼。要有数学头脑,做起来其实也很简单,就是,第一,使问题数学化;第二,使问题数据化,然后由对应的模式,通过已知条件转化为问题解决的具体过程与步骤,最终简化为最理想的结论。落实到具体的数学学习上,特别在高中阶段,就是要解决好关于函数与方程的思想,数形集合的思想,分类讨论的思想以及变形、代换、转化的思想等等。

让我们像公务员那样对待勤奋吧!让我们像地质工作者那样对待准确吧!让我们像军人那样对待扎实吧!让我们像会计员那样对待细致吧!

你应该对搞好数学学习抱有信心,你一定能学好数学!